为将“生态文明”从宏观理念转化为学院师生可操作、可交叉、可创新的研究与设计接口。2025年9月25日上午,由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主办的“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模式”学术沙龙在I座202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沙龙特邀河南大学丁圣彦教授担任主讲嘉宾,由我院教师时钟瑜主持,近30名师生到场聆听并参与讨论。
首先,丁圣彦教授从“文明”概念的注释切入,系统梳理了人类文明由原始采集—农业—工业再到生态阶段的历史跃迁,指出生态文明是“现代社会生活的呼唤和需求”,更是“人类文明的最高形态”。他重点剖析了生态文明的三大理论基础——系统论、可持续发展论与复杂适应论,并指出其发展目标在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资源高效循环及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最大化。
然后,在实践模式部分,丁教授以农业文明转型为例,提出“人工智能农业”将成为高效、和谐、健康、有序农业新形态的核心引擎。通过精准感知、智能决策与无人化作业,AI技术可在节约30%以上水肥资源的同时提升15%—20%的产能,为风景园林、城乡规划与建筑设计等多学科交叉提供新的理论视角与技术支撑。
最后,丁教授鼓励青年学者以问题为导向,主动拥抱新技术,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每一幅设计蓝图。
我院表示,后续还将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就碳汇景观、数字孪生乡村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度交流。将持续搭建高水平学术平台,助力师生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征程中贡献风景园林与建筑类学科的智慧与力量。(外宣推广部 纪勤航/文 纪勤航/图)
一审 | 路雯月
二审 | 杜梦梦
三审 | 王百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