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穿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工程伦理教育
日期:2024-11-29  发布人: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 

一、习近平法治思想体会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工程伦理教育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体现在高等学校的思政教育是本次我学习班的重要体会和收获。

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准确把握全面依法治国的工作布局,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执政、依法治国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是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依法行政是政府施政的基本准则,三者密不可分。法治国家是法治建设的目标,法治政府是建设法治国家的主体,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三者各有侧重,相辅相成,必须坚持三者同步规划,相互促进。

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推进全民守法,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坚持法治教育和法治实践相结合,在全社会形成宪法至上,守法光荣的社会氛围。现阶段很多乡村和不发达地区法治思维还比较淡薄,当代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在未来工作学习中需要有良好的法治思维,需要在大学阶段培养完善的法治思维。

二、中国式现代化下工程伦理教育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的新形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了新时代,党和国家通过完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有力保障和促进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法治为引领。

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关键,全民守法是基础,必须建设覆盖城乡的现代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面法治观念,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社会蔚然成风。

我们不仅要培养具有大国情怀、高尚品质的工程技术人员,我们还应该更加注重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工程规章意识,让同学们在大学期间养成良好的法治思维。在工科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加强工程伦理教育是现阶段提升大学生法治思维的重要途径。

三、工程伦理教育开展的路径体会

工程伦理指在工程中获得辩护的道德价值。自20世纪70年代起,工程伦理学在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兴起。经历了20世纪的最后的20年,工程伦理学的教学和研究逐渐走入建制化阶段。

   工程伦理是对在工程实践中涉及到的道德价值、问题和决策的研究。义务、权力和理想应当被从事工程实践的人所采纳,当它们被一般地和特殊地应用于工程中时,澄清这样的原则和将它们应用于具体的情景中就是工程伦理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核心目标。如何开展工程伦理教育,通过研读原著,我有以下体会。

一方面,在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中增加工程伦理课程。另一方面,工程伦理教育应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各环节,从考试诚信教育、毕业设计学术诚信教育、学术作品的防抄袭、知识产权保护等教学环节,到学生社团的合规运行、学生工作遵章办事、班级管理的推优选举都应注重工程伦理教育。

魁北克大桥的坍塌成为了建筑史上的耻辱。重新开始施工后,大家都变得小心翼翼,但还是迎来了第二次的坍塌,又有十几个人因此死亡。1922年加拿大七大工程学院将魁北克大桥残骸买下特别制作了一款扭曲钢条状的戒指交到每一个毕业生的手里,希望日后这样名为“自负”的人祸不要再发生。“魁北克大桥”的课程已经成为国内外顶尖高校工程伦理的典型案例。

点击数: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