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实践服务乡村振兴,产教协同培养新农人才
日期:2025-01-01  发布人: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 

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作为培养未来城市和乡村规划、建设、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秉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服务地方的办学宗旨,积极谋划,勇于实践,推进产教融合,逐步形成人才和需求对照、专业与产业对接、技术服务与乡村建设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在新型农科人才培养、农林科技创新、社会实践服务、支撑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

一、守正创新,实践“一核一站三平台”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

对接豫东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和产业发展新要求,结合乡村振兴总体任务,改革实践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在“1+2+5”能力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之上,坚持价值引领,突出知行合一,在情怀浸润、培养路径、实践育人等方面改革实践,探索出“一核一站三平台”的新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以校地融合、校企融合、双创训练多效联合为路径,着力培养“懂农林、有才干、善经营、爱农村”新型农科人才。

通过新农科人才培养服务站开展三农问题跟踪调查,让师生全过程参与方案制定、实施、跟踪记录和效果反馈,真正地提升师生实践能力。

二、固本强基,抓牢品牌、特色质量工程建设

专业建设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石,我院以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为抓手,不断强化专业内涵建设,筑牢基础,争创一流。在完成河南省园艺品牌专业、园林特色专业、园艺专业综合改革试点3质量工程之后,20192023立项建设河南省园林一流本科专业、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建设点、河南省民办高校学科专业(园林与城乡规划)建设资助项目、省级虚拟仿真实验室6项省级质量工程,获批河南省一流本科课程3项、河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项,完成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新农科与新工科实践项目10项,获得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12项,教育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项目立项25项,成为狗万滚球,狗万app的品牌院系、重点学科。

三、协同育人、服务乡建,全面支撑乡村振兴

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形成了以园林设计、城规划、园艺生产、食品保障等为核心的专业集群相互支撑,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通过协同育人、合作创新、联合培养等途径凝聚人才培养优势,实现行业优质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行业特色转化为专业特色,将合作成果落实到推动产业发展中。2019年开始实施“助力乡村振兴,送设计下乡”主题实践活动,鼓励广大师生“上山下乡”,完成了睢阳区、虞城县、宁陵县、夏邑县等乡镇的美丽乡村规划建设任务20余项。2020-2023年与虞城县田庙乡政府、河南懂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河南朗益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建设新农科人才教育实习基地5,获批河南省大学生校外实习实践教育基地3项;与西安广联达科技有限公司,商丘市气象局建立智慧农业气象信息技术研究中心、智能建造产业学院3个。通过一系列校企合作项目实践,不断将教学过程迁移到企业生产过程,实现师资共享、技术共享和成果共享。

四、教、产同修,教师科研实践成果显著

学院加大新农科师资建设力度,让每一位老师“教、产同修”,通过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组织和全国性、区域性虚拟教研室建设,广泛开展教师岗前培训、教学技能大赛、学科研讨交流,培养塑造一批高素质、有技能、善实践的青年教师。2019-2024年教师团队承担商丘城市道路修建——梁园区华夏路街道环境升级改造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与河南省智学城乡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合作完成登封市徐庄镇村镇体系规划项目,获得横向经费180余万元;与河南豫瀚测绘地理信息有限公司合作完成睢阳区冯桥镇农村房屋不动产登记项目。2022年联合河南懂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申报河南省本科高校产科教融合教师创新实践流动站,为进一步推动校企融合,保障教师挂职锻炼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做出尝试。

、推行“五个一”学生质量工程,多维度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建设第二课堂“五个一”学生质量工程,实现“化育魂、竞赛育能、实践育人”的学生素质提升目标,探索设立了一系列颇具特色的主题实践和竞赛活动,形成了以“科技支企、文化兴农、服务经济”的活动品牌。近年来,我院师生参加省级创新项目获奖57项,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获奖38项;参加各级各类学科、技能竞赛获奖120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3、二等奖5项,省级一等奖15项,二等奖150项;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三等奖8项,获河南省大学生“互联网+大赛二等奖5项,全国“一带一路”系列职业技能竞赛一、二、三等奖80项。通过多维度多层面的实践锻炼、个性化培养,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础,获得社会各界的认可与好评。

一审 | 路雯月


二审 | 杜梦梦


三审 | 王百田



点击数: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