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一流专业,助力学院新发展
日期:2024-11-29  发布人: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 

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我院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科研创新,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促进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不断提高国民受教育程度,全面提升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结合学院发展,针对学院如何建设一流专业,我有如下体会。

一、深化课程思政,引领学院教学改革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我们建设教育强国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矢志奉献国家和人民。

构建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协同育人体系,加强学校德智体美劳教育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形成“五育”并举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四个主体都要坚持“五育”并举,形成育人合力,同心同德、同向同行,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贡献。

二、培养一流教师,强化教师业务能力

强教必先强师。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要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进一步加强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为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人才支撑。 

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
  三、服务科技发展,助力应用人才培养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深刻认识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跳出教育看教育、立足全局看教育、放眼长远看教育,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现代化强国建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培养一流的人才,首先要有一流的老师,而大学的特点决定了一流的老师必须参与一流的科学研究。

高等教育对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建设的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就是培养高水平人才的体系,是适应国家和社会需求的体系,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体系。

四、强化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创新潜力

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我们要重视“破界”思维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关注本质、打破局限,开展更有价值和战略性的创新,培养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杰出人才。

我院强化因材施教,分类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最适合的教育、实现最大程度的增值;整合多学科知识体系,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真正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坚持“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贤若渴、不拘一格,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

一审 | 路雯月


二审 | 杜梦梦


三审 | 王百田



点击数: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