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健康 - 文学院_中国竞彩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健康

向阳工作室|“踢猫效应”

时间:2025-06-08

心理学上著名的“踢猫效应”经典小故事:生活中的踢猫效应一位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



为什么会产生“踢猫效应”


人的情绪会受到环境以及一些偶然大素的影响,当一个人的情绪变坏时,会驱使他选择无法还击的弱者发泄。每个人都是“踢猫效应”长长链条上的一个环节,遇到低自己一等地位的人,都有将愤怒转移出去的倾向。最终的承受者,即“猫”,是最弱小的群体,也是受气最多的群体。



为什么会陷入“踢猫效应”


“踢猫效应”指坏情绪的传染,是指对弱于自己或者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连锁反应。当一个人沉溺于负面或不快乐的事情时,就会同时接收到负面和不快乐的事。当他把怒气转移给别人时,就还是把焦点放在不如意的事情上,久而久之,不止是“踢猫效应”的继续,自身对于情绪的反应也会形成恶性循环的模式,长期影响心理健康。



“踢猫效应”带来的影响


①家庭面对各种坏情绪时,很多父母都会成为踢猫者。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由于自身尚未独立,仍需选择顺从父母。孩子也从父母的身上学会了这一“踢猫”的动作,当他们成长得足够强大时,他们也无法学会如何控制情绪。


②职场“踢猫效应”最终影响的是弱势群体,随着职场中不良情绪的扩散,最终受害的是基层员工;负面情绪在他们直接传播非常快,当他们带着这种情绪投入工作时,会直接影响整个团队的执行力和效率。



避免“踢猫效应”的5个小技巧


①反复深呼吸,倒数10秒当你情绪特别激动,但还需要处理当下的事情,(比如:和亲人伴侣吵架焦躁的情绪....)让自己冷静10秒,当你的负面情绪停留10秒后,想要爆发的欲望就小了很多。


②写下来,和自己对话察觉到自己情绪糟糕时,尝试写下来,自己和自己对话也是排解情绪的一种方式,可以梳理自己情绪。


③运动半小时与其沉浸在糟糕的情绪里无法自拔,不如去运动,运动时,大脑中会分泌一种可以支配的心理和行为的肽类。愤怒时可以练拳击,压力大时可以练瑜伽等。


(编辑:王迎新 审核:杨一凡 编审:徐冉 签审:曹婕)







上一篇:向阳工作室|高敏感社交——真诚与边界
下一篇:人文学院举办“探索情绪密码,开启心灵觉醒”专题讲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