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新闻 - 文学院_中国竞彩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人文学院开展2025年春季学期教学技能大赛

时间:2025-06-26


为深化教学改革、传承教学经验、助力青年教师成长,6月25日下午2时30分,人文学院2025年春季学期教学技能大赛,在4号楼302教室精彩举办。本次大赛以“示范引领·教学传承”为主题,由学院资深优秀教师同台竞技,青年教师全程观摩学习。人文学院院长王增文教授出席活动并致辞,强调教学经验传承与青年教师培养的重要性。


比赛现场


王增文院长开幕致辞


王增文院长在开幕致辞中指出:“优秀教师是学院教学传统的守护者,更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引路人。本次大赛不仅是一场教学技能的展示,更是一次教学经验的传递。”他强调,人文学院始终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通过“示范课—观摩—研讨”三级机制,帮助新教师快速掌握教学规范、创新教学方法。他鼓励新教师以优秀教师为榜样,在观摩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早日成为人文教育的中坚力量。

本次大赛聚焦教学创新与课堂实效,8名来自汉语言文学、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等专业的优秀教师参与示范授课。教师们以20分钟模拟课堂为载体,通过案例教学、跨学科融合、数字化工具应用等多样化手段,呈现了高水准的教学设计。


胡杏培讲授《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


胡杏培老师讲授的《基于新课标的小学数学教学目标表述——ABCD目标陈述技术》,教学思路清晰,结构完整,课件制作优美。能够运用讲解法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陈述的四个要素,通过归纳总结让学生理解最基本的教学目标表述方式后,再运用小组合作法、练习法检验教学效果。课堂讲练结合,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效果较好。


汤海芳讲授《文学理论》

  

  汤海芳老师讲授的《语义分析法的应用》侧重于语义分析的方法讲解,提高学生审美鉴赏能力。课堂上引导师范生感受“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认同“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立志做一名新时代好老师。以“语义分析法”为载体,通过情境化、游戏化、思政化的教学设计,实现了“理论-实践-价值”的三重融合。讲课语言幽默、方法灵活,学生参与度高,能够做到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


张信信讲授《学前教育学》

  

  张信信老师讲授的《裴斯泰洛齐的学前教育思想》, 通过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实践分析其学前教育思想,内容深入浅出,注重将裴斯泰洛齐的思想运用于实践,比如何在幼儿园对幼儿进行听觉教育,并在课堂设置开放性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


李霞讲授《中国现代文学史》(二)

  

  李霞讲授的《老舍》,重点探究祥子是如何从“体面车夫”异化为“城市游魂”,以及在异化中所遭受的精神毁灭的过程。祥子的故事不仅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控诉,更是对时代与社会的深刻反思。课程基本达成了课前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价值目标,落实了OBE教育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实施项目式教学法、文本细读与精读法、情景教学法多种教学方法,丰富了课堂,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育人的实效性。


王晓晨讲授《普通话与教师口语》

  

  王晓晨讲授的《解说技能》,从介绍性讲解和引导性讲解两个关键维度展开课堂导入技巧,讲解内容丰富且实用,为学习者提供了全面且具体的教学范例。课程教学设计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技能落地为导向,既彰显了教育者对成人学习规律的深刻洞察,也为语言类、传播类课程的教学创新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范式。


杨俊颖讲授《三笔字》


杨俊颖老师的书法课以“书法的结构规律”为主题,带领学生开启了一场“汉字寻宝之旅”。课程从篆书、隶书到楷书的演变切入,引导学生学习“端正平稳,对称均匀”“方圆兼融,高低错落”的结构特点,并揭示其中蕴含的做人道理。课程内容巧妙融合书法美学与思政教育,以传统文化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与品德修养。通过“方圆兼融”联系“变通的智慧”,将艺术审美与社会价值相结合。课堂互动性强,学生既能提升书法技能,又能感悟中华文化的智慧精髓,实现了“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教学目标。


赵红芬讲授《教育学原理》


赵红芬教师主讲的《教育的概念》,结合张桂梅教育事迹,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有机融入思政内容,注重对学生思想价值引领,教学过程贯穿”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采用任务驱动、问题探究等教学法使教育概念具体化、清晰化。

活动现场,新教师们认真记录授课要点,积极参与课后研讨。赛后,新教师与授课教师围绕教学设计、课堂互动、学生评价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形成“教—学—研”一体化学习氛围。本次大赛采用“专家评审+新教师反馈”双维度评价机制,由学院教学督导组及青年教师代表共同评分。评审专家从教学目标、内容设计、方法创新、师生互动等维度提出改进建议,青年教师则从学习者视角反馈课堂体验与启发。

  人文学院始终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科发展的核心工程。本次大赛通过优秀教师示范、新教师观摩、教学研讨相结合的方式,搭建了教学经验传承的桥梁,为青年教师成长注入了新动能。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以老带新”机制,推动人文教育创新发展,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坚实保障。


      (供稿:聂萌瑶  摄像:郭雯雯  审核:朱露露  编审:何玉巧  签审:王增文)


      







上一篇:人文学院召开2025年春季学期期末考务会
下一篇:我院13名学生参与2024年商丘市哲学社科规划项目结项活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