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设置 - 文学院_中国竞彩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设置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师范)

时间:2025-03-27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贯彻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坚持立足商丘面向河南辐射全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培养崇师德、精教学、善育人、能发展,具有健全的人格、高尚的人文情怀、全面的语言文学专业素养、出色的语文教学能力、较强的班级管理育人能力、突出的反思精神、宽广的国际视野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意识,能够适应新时代高质量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人才需求,能够承担所在单位教学与管理工作的中学语文骨干教师。

目标1.师德高尚:能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师德和终生从事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念与教育情怀,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目标2.精于执教: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必要的人文素养和全面的语文专业素养。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突出的教师基本技能,能较好地开展中学语文教材分析、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及教学评价。

目标3.善于育人:能够统筹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挖掘教育教学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中蕴含的育人元素,构建课程育人、实践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活动育人等一体化育人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格局。在此基础上,达到德育铸魂、智育固本、体育强健、美育浸润、劳动教育淬炼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育人目标。

目标4.终身学习:具有反思意识和批判性思维素养,能够对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有效自我诊断,提出改进思路。具有终身学习与自主发展的意识,能够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动态和发展情况及自身实际,制定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初步掌握学科研究与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撰写教育教学研究论文的基本能力。

二、毕业要求

1.师德规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遵守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依法执教意识,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1.1【价值认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言行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政治、理论和情感上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道路;理解和学会将语言文学的理论和素材运用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中的方法与途径。

 

1.2【立德树人】初步掌握并理解党的教育方针,在言行中贯彻执行党的相关方针政策,以立德树人为己任;体会、认识和实践运用语言文学知识宣传党的相关理论政策、教学方针。

1.3【依法执教】理解并熟悉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与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在言行中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坚持依法执教,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2.教育情怀具有从教意愿,热爱中学教育事业,认同中学语文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具有积极的情感、坚定的职业信念、端正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具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尊重中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事业心,工作细心、耐心,成为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

2.1【职业认同】理解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具有从教意愿、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在言行和生活中,体现和传递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2.2【职业情怀】具备人文学科知识体系和科学精神,具有人文底蕴,在言行和生活中尊重他人和学生人格,富有爱心和责任心,同时工作细心、教学耐心,愿意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2.3【角色转变】理解教师角色的工作特点,在行为上表现出从师范生向中学语文教师的角色转变

3.【学科素养】掌握所教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理解所教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和方法,了解所教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对学习科学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3.1【基础扎实】掌握所教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理解所教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和方法。

3.2【核心素养】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对学科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四方面的内容有所实践。

3.3【学科交叉】了解所教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对学习科学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4.教学能力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能够根据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科学运用中学语文教学知识,结合中学实际正确规划课堂教学设计、科学创设教学环境、合理组织学生活动;具有科学观察中学生、与中学生谈话并能记录与分析的能力;具有中学语文活动评价与自我研究的能力。

4.1【角色认同】熟悉教师职业的相关要求与规范,对教师职业与角色有清醒的认识,深刻领会教师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作用;对教师岗位进行过体认与实践,初步收获过教师职业的成就感与幸福感。

4.2【课程标准】熟悉中学语文学科课程标准,对依据课程标准开展语文教学有所体认与实践,能够使教学实践和教学活动设计尽量符合语文学科课程标准。

4.3【课堂教学】深刻认识到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性与相关技术,理解和掌握语文课堂教学中可能应用到的相关技术并有所实践,对现代技术促进语文知识的普及与教学有深刻体认;对现代教育教学技术与技能有所了解和实践。

5.【班级管理】熟悉中学班级管理德育工作的原理与方法,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规律与基本方法;掌握班集体建设、班级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发展指导、综合素质评价、与家长及社区沟通合作等班级常规工作要点;能够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参与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获得积极体验;通过反思,了解自己在班级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5.1【班级认知】初步掌握德育的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语文学科相关素材和知识开展德育教育,树立德育为先的理念;深刻理解并掌握班级组织、建设和班主任工作的规律和基本方法,实践和锻炼过班级的组织管理与建设工作。

5.2【指导实践】初步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理和方法,在班主任工作的实践过程中,能基本掌握并应用到班级管理和教学中去,同时获得良好的体验。

5.3【管理反思】初步具备班级管理的反思能力,能够科学评价班级管理活动,探讨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6.【综合育人】科学理解中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加强中学生社会性教育,注重培育中学生良好意志品质和行为习惯;充分理解语言文学所蕴含的育人价值,了解中学校园文化对中学生发展的价值,营造能够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氛围,发掘并运用语言文学相关的各种教育契机,注重对中学生进行随机而教;综合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各种资源全面育人,注重中学教师群体之间团结协作,发挥教师群体的协同育人功能。

6.1【养成教育】充分理解和掌握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的知识和要点,体认并实践过养成教育。

6.2【学科育人】系统掌握语文学科育人的知识和方法,能够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有效地开展学科育人。

6.3【活动育人】理解和掌握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组织和参与过相应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并能结合语言文专业特点,开展富有特色的社团活动和育人活动,将自身的经验转移到学生的教育活动设计当中。

7.【学会反思】了解中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征及专业成长历程,具备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能够进行专业发展的科学规划和专业成长自我设计;了解国内外中学语文教育改革发展动态,具备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全球视野,能够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需求;熟练掌握科学的语言文学专业反思方法和技能,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够科学、熟练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

7.1【分析反思】理解和掌握语文教学活动的反思方法和技能,掌握并有所实践数据统计、分析和归纳的理论和方法;掌握并有所实践从学生学习效果、课程教学评价以及学科标准达成等不同角度分析语文教学问题并有针对性进行改进提高。

7.2【发展动态】了解国内外中学教育改革发展动态,具备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全球视野,能够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需求。

7.3【体验创新】掌握对语言文学、语文教学相关课题开展研究的方法、途径并有所实践,对知识创新、科学研究的相关技能有所实践,对自身开展科研以及指导学生开展科研活动有强烈的兴趣,具备针对教学实践中的难点开展研究与探究的能力与意识。

8.【沟通合作】理解中学语文教师工作的集体性劳动特征,了解学习共同体在中学语文教育事业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中的积极作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建立和谐融洽、有效配合、积极合作的同伴工作关系;掌握沟通合作技能,掌握与同事、家长和中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科学方法;具有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体验。

8.1【交流能力】充分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以及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展示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愿意为团队付出,能够与团队成员进行协调和沟通,使自己有效融入团队,并能够领导团队持续提高。

8.2【合作能力】深刻理解和掌握社会人际交往的方式与方法,并能运用这些方法积极主动地与他人开展交流。

8.3【合作体验】知晓并理解团队合作技巧,能够主动开展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经历合作体验。

1  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关系矩阵

毕业要求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1

(师德高尚)

培养目标2

精于执教

培养目标3

善于育人

培养目标4

(终身学习)

毕业要求1. 

毕业要求2. 

毕业要求3. 

毕业要求4. 

毕业要求5. 

毕业要求6. 

毕业要求7. 

毕业要求8. 

    说明:“●”表示强相关,“○”表示弱相关

三、学制与学分

标准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学生至少修满163学分方可毕业,颁发毕业证书,未能毕业的则按结业处理。

学制:标准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

学分:最低修读163学分。

    四、毕业与学位授予

本科生在校期间修读完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分,满足该专业毕业标准,准予毕业。达到《狗万滚球,狗万app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规定的毕业生,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五、主干学科

中国语言文学

    六、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学期

备注

C0610201

现代汉语

4

64

1-2


C0610202

基础写作

4

64

1-2


C0610205

古代汉语

6

96

3-4


C0610206

文学理论

6

96

3-4


C0610209

语文教学论

3

48

6


C0610210

中国现代文学

6

96

1-2


C0610211

中国古代文学

12

192

1-4


C0610217

外国文学

6

96

5-6


C0610214

中国当代文学

3

48

3


C0600205

教师职业道德

2

32

6







上一篇: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师范)
下一篇:没有信息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