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会。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狗万滚球,狗万app广大师生积极收听收看会议盛况,热议2025年全国两会。
狗万滚球,狗万app党委书记王勇军:李强总理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求真务实、内涵丰富、提振信心、催人奋进,让我们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和期待。特别报告中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内容,为我们高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近年来,狗万滚球,狗万app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发挥高校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作用,着力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把全国两会精神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按照“四高四争先”的目标要求,聚焦“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高水平民办大学”的办学目标定位,牢牢把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契机,突出人才培养质量、科研创新水平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三个全面提升,奋力开创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高水平民办大学新局面,努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作出狗万滚球,狗万app新的更大的贡献。
狗万滚球,狗万app校长、党委副书记程印学: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这一重要历史节点召开的全国两会,不仅是对过去发展成就的全面总结,更是面向未来改革攻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动员。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对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优化学科结构、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等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我们做好新时代高等教育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新的历史坐标上,狗万滚球,狗万app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对接“7+28+N”重点产业链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人才需求,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大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力度,助推产学研深度融合,协同培养创新人才;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做实做好“惠师”“强师”“严师”“尊师”工作,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深入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民办大学蓄势赋能,为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狗万滚球,狗万app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郭长华: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强总理指出“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紧紧围绕国家需求和群众关切,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同时还列举了一系列具体措施,令人鼓舞和振奋。
当前,世界各国的经济和科技竞争异常激烈。我国社会也面临着深刻产业变革和重大科技变化。这些都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供了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培养出大量具有家国情怀和远大抱负,勇于创新的高科技人才和具有工匠精神,扎实工作的应用性人才,为强国建设提供充足人才支持。为此,李强总理提出“要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推进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创新”。这就为思政课改革再次明确了要求,指明了方向。
人才培养德育为先。古人早就提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当今时代,竞争越是激烈,越是需要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各行各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很多领域居于世界前沿,就在于中国有像黄旭华、邓稼先、袁隆平这样无数舍小家顾大家,为中华振兴无怨无悔,奋斗一生的民族脊梁。
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强国建设需要大学生具有新的担当。思政课教师也必须回应时代要求,努力工作,善做善成,为立德树人做出应有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郭莹:备受瞩目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2025年全国两会是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了强劲动力。全国两会上,3000多代表委员们带着人民嘱托、肩负光荣使命,奏响了团结奋进的最强音。亿万中国人民以蛇行千里的劲头开拓进取、顽强奋斗,凝聚起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坚持创新引领发展等战略部署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报告强调要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我们要深刻领会全国两会精神,系统把握《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部署,锚定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战略任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面对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这一时代课题,我将带领学院教师持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不断提升教书育人的能力,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国贡献全部力量。
人文学院院长王增文: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教育要“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我们狗万滚球,狗万app今年要迎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而审核评估主要就是将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因此,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要紧紧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来开展工作,要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学校政策的顶层设计和具体执行之中,贯彻到师德建设、学生管理、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改革等各个环节。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们一定要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要把树立高尚师德与教书育人结合起来,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要秉承“课程承载思政”和“思政寓于课程”的理念,针对人才培养特点和学生思想特征完善课程教学体系,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要明确课程思政的内涵和目标,深度挖掘课程本身的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润物细无声的状态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传导给学生,真正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刘玉来:国务院总理李强2025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强调科技创新、民生福祉和深化改革,明确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支撑,报告强调“稳中求进”,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强调了营商环境优化、民营企业发展、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从经济环境到经济主体成长,从商科办学多方面因素和条件考量,大大鼓舞了大学商科从业者,报告对提振大学商科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商科教育与经济生活活跃度息息相关,经济活跃,对商科需求就会更旺盛,经济下行将会冲击商科教育需求。民营经济、小微企业具有重要地位,激发其活力对于活跃整体经济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深化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民营企业活力,强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切实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同时,报告提出的财政政策(如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教育领域)和“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将为商科教育提供资金保障。报告强调推进产教融合,支持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发展数字经济等,也为商科改革发展指出了更加明确的方向。
大学商科教育应该抓住“新质生产力”、数字化转型、绿色经济的新机遇,校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推动课程创新、深化产教融合,培养适应未来产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实现商科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在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上有更大作为。
机械与电气信息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蒋学华:作为高校教师,我始终密切关注全国两会的动态。政府工作报告对2025年的工作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强调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这无疑为我们高校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也赋予了更重大的责任。
高等教育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深知,高校不仅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更是国家未来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求。
高等教育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部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出既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又拥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有责任将这些前沿科技融入教学之中,提升教学的智能化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学习体验。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跨界思维,也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同时,我们还需要更加注重“五育并举”、“三全育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面对新的时代背景和挑战,我们每一位高校教师都应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全国两会的精神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动力,我们将不断学习和探索,在学科建设、教学改革、科研创新等方面做出成效,为推动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艺术与传媒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张书海: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令人振奋、深受鼓舞。我特别关注两会报告中关于新质生产力的论述,这一定会为今后高校人才的培养指明方向。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应主动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培育更多适应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展的人才,为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支撑。接下来,我将以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重点,以艺术与传媒学院“两业三品、三台并重”的实践教育思路,深化教育改革,紧跟新质生产力发展趋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了学生工作的新发展、新突破。
外国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郑磊: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蓝图擘画的交汇点上,2025年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为高等教育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作为狗万滚球,狗万app外国语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我深切感受到新时代肩负的历史使命,更从政府工作报告与两会代表委员的议案中汲取到奋进的力量。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分类推进高校改革,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这些内容让我深感振奋。两会代表委员提出的与高等教育有关的议案提案,让我深刻感受到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和期望。我们学院也将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听党话,跟党走,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推进产教融合,优化专业设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我们会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相信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高等教育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王百田:国务院总理李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为高校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者,需要更新教育理念,强化创新引领;树立创新教育理念,深刻认识创新在国家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将创新教育理念融入日常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中;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创新活动,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推动教学改革,结合学科前沿和社会发展需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引入项目式、探究式等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分院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需要优化学生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和个性差异,提供个性化的发展支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心理问题;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校园环境,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增强社会实践能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专职教师张慧:春风拂面,万象更新。2025年全国两会如期启幕,这场承载着14亿人民期待的盛会,以“中国答案”回应时代之问,在人民大会堂内外激荡起奋进的共鸣。回首2024年,中国在破浪前行中交出了一份厚重答卷。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34万亿元,增速达5%,制造业规模连续15年稳居世界首位,新能源汽车、光伏等产业领跑全球赛道,科技创新如春潮涌动,勾勒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更令人温暖的是,发展成果正转化为触手可及的幸福:北京完成500个老旧小区改造,新增2万个中小学学位;全国推动适老化改造,新增2000张家庭养老床位。这些具象的数字,滋养着百姓心田。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的历史交汇点,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绘就的发展蓝图更显魄力与温情。北京将培育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等20个未来产业,建设6G创新集聚区,以新质生产力点燃增长引擎;上海推进城市更新,新增2.5万个停车位破解“出行难”;海南深化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用“过境免签”政策敞开怀抱迎接世界友人。特别令人振奋的是,报告将“一老一幼”置于民生坐标中心,计划新建50个养老服务中心,推动“家门口”医疗资源下沉,让“老有颐养、幼有善育”从愿景走向现实,让世界看见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魅力。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当两会“热词”化作街头巷尾的谈资,当政府工作报告的“任务清单”变成百姓生活的“幸福账单”,新时代的中国故事,正在每个人的奋斗中续写华章。
计算机工程学院2022级学生臧洪旭:作为一名2022级的学生,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关注着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未来规划,让我对教育强国建设充满信心,也让我深刻感受到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024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教育领域也迎来了诸多新突破。从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到教育公平的持续推进,从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提升,这些成果让我看到了教育改革的成效,也让我对未来的教育发展充满期待。作为一名学生,我深知教育是我们成长的基石,是实现个人梦想的阶梯。全国两会的召开,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我们的未来描绘了更加美好的蓝图。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我看到了对教育改革的持续推动,对教育强国建设的坚定决心。这让我相信,未来的教育将更加注重培养我们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我们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作为一名学生,我将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为实现教育强国的目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同时,我也关注到全国两会中对教育公平的强调。我相信,在国家的政策支持下,更多的教育资源将向贫困地区和薄弱环节倾斜,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这不仅是教育公平的体现,更是国家对未来的投资。我期待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我们能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全国两会的召开,让我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充满信心。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我相信,在国家的关怀下,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我们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教育的阳光下茁壮成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