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德法”教研室开展2025年秋季学期第四次集体磨课活动
日期:2025-09-05 发布人:
为持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夯实课堂育人主阵地,助力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走深走实,9月4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德法”教研室在3017会议室开展2025年秋季学期第四次集体磨课活动。活动由教研室主任张凯主持,吕政阳老师、李秋霞教授进行授课展示,全体成员积极参与,共探思政教学创新路径。
活动中,两位教师聚焦教材核心内容,呈现了高质量的授课示范。吕政阳老师以“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为主题,将抽象的价值理论拆解为通俗表达,教学思路清晰、方法运用精准,让在场教师深刻把握“理论具象化”的教学技巧;李秋霞教授则围绕“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专题展开授课,依托丰富史料与现实案例,深入剖析中国精神的内涵与时代价值,为思政课“以文化人”提供了实践参考。
此次磨课活动交流研讨环节,全体教师围绕两位授课教师的内容,从“教学目标精准定位、重难点高效突破、案例适配性选择、教学方法创新应用”四大核心维度深入探讨。大家各抒己见、分享经验,既肯定了授课中的亮点,也提出了优化建议,在思维碰撞中深化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凝聚了“以学生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教学创新共识。
张凯在总结中强调,思政教师应紧跟时代脉搏,充分挖掘时事热点中的思政元素,如将9.3阅兵仪式中蕴含的爱国精神、强军理念融入课堂,用重大历史事件唤醒学生情感共鸣;同时要善用地方文化资源,通过弘扬河南红色文化等本土案例,拉近理论与学生生活的距离,让思政课“有温度、有深度、有广度”。此外,他还要求全体教师持续夯实备课功底、提升专业素养,以“精准回应学生需求、透彻解答理论困惑”为目标,切实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与亲和力。
供稿:贾静静 审核:张慧
编审:郭 莹 签审:郭长华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