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计算机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2203班的马冠钦,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习近平同志提倡年轻人要“自找苦吃”》。
1985年冬天,正在厦门大学读书的张宏樑同学因一封信结识了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副市长习近平,并经常得到习近平同志的指导和帮助。习近平同志指导张宏樑学习、开展社会实践、完成毕业论文,并在他的毕业纪念册上亲笔题写“志存高远 行循自然”八个字,嘱咐他工作后一定要下基层,为老百姓做事,“不要把基层当大车店”。习近平同志深入厦大经济系与青年师生座谈,还在中秋节骑着自行车到厦大学生宿舍给同学们送月饼,他提倡年轻人要“自找苦吃”,强调做人做事要“注重细节”,教导青年学生“要给书本上的知识‘挤挤水’,才能得到知识‘干货’”,“只有和群众实践结合,才能把‘水分’挤掉”。其中我最喜欢习总书记的一句话——“年轻人就应该要求进步,积极入团入党,利用一切机会锻炼自己。要‘艰苦朴素,自找苦吃’”。那什么是自找苦吃呢?
作为大学生党员,“自找苦吃” 是成长路上的重要指引。从习近平总书记的经历来看,“自找苦吃” 意味着主动投身艰苦环境。学习上,不能仅依赖书本知识,要像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样,主动挑战有深度的内容,还要与群众实践相结合,给书本知识 “挤挤水”,获取 “干货” 。实践中,积极响应下基层的号召,比如张宏樑回正定农村调研土地集约化问题,在基层了解实际情况,运用所学解决问题,锻炼自身能力。在成长过程中,把吃苦当作机遇,面对困难挫折不退缩,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自己,始终牢记为百姓做事的信念,努力成为合格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读完这篇文章,我深刻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 “自找苦吃” 的精神内涵:建议大学生下基层调研,如张宏樑回正定研究土地集约化问题,在实践中积累经验、解决问题;他朴实无华,借军大衣、包饺子、中秋送月饼,尽显对青年的关怀,未来,我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榜样,在学习中钻研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投身基层、锤炼能力,在生活中勤俭低调、牢记 “自找苦吃、为老百姓做事” 的信念,努力成为合格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排版编辑:陈佳丽 初审:臧洪旭 复审:刘莹莹 终审:刘世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