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质量保障 - 质量文化

质量文化

优秀教师风采 | 铸机械之魂 育栋梁之才:张毛焕老师

作者:  日期:2025-05-17  

张毛焕,女,中共党员,机械与电气信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主要为机械设计及制造。近年来,主持及参与省级课题12项,市厅级课题14项,校级课题4项,发表期刊论文6篇;主编专著1部,发明专利4项,计算机软件著作4项;主讲《机械制造基础》《材料力学》《工程力学》《材料成型技术》《机械设计》等课程;获得“课堂教学优秀奖”“教书育人标兵”“文明个人”“优秀党员”“师德先进个人”与“校长教学质量提名奖”等荣誉。

机械学科作为一门传统而重要的工程技术领域,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工业发展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机械学科教学的教师,张毛焕老师对这一学科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在课程教学实践中,张老师始终秉持严谨的教学态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机械学科的课程内容既有抽象的理论知识,又有具体的工程应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她通过引入大量的实际工程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并激发他们对机械学科的兴趣。同时,她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设备和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开展实验教学和实践项目,提升学生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她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实践活动,如全国成图大赛、机器人竞赛等,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工程意识。

在教学方法上,张老师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和在线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方式。通过线上课程的自主学习、线下的课堂讨论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同时,她还注重课程思政的融入,将思政元素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张毛焕老师主讲的多门课程是她与学生共同探索工科知识殿堂的阶梯。她认为,工科不仅是公式与技术的集合,更是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在《机械制造基础》课堂上,她通过详细的工艺讲解和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原理;在《材料力学》课程中,她巧妙地将抽象的力学理论与实际生活现象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力学知识的应用;在《材料成型技术》的讲授里,她展示丰富的成型工艺视频和现场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材料从原始状态到成型的奇妙变化;而在《机械制图》课程中,她更是手把手地指导学生绘图,从基础的线条绘制到复杂的零件图设计,让学生逐步提升绘图技能。张毛焕老师注重实践教学与理论知识的融合,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让课堂成为孕育工程梦想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