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概况

学院概况

机械与电气信息学院简介

作者:狗万滚球,狗万app机械与电气信息学院  日期:2025-09-20  


机械与电气信息学院成立于2006年,现开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机器人工程6个本科专业,以及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技术、智能制造装备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6个专科专业。专业设置覆盖机械、电气、电子信息等核心工科领域,为不同学历层次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发展路径。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4000余人,其中本科生2900余人,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专科教育为补充,并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办学格局,持续为机电行业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弘德明志、知行合一”的校训,践行“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质量为根”的办学理念,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和本科教育教学的核心地位。学院积极引入OBE教育理念,持续深化教学改革,不断优化教学过程,着力提升育人质量。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扎实专业基础、突出实践能力,富有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根据专业设置,学院现有机械制造、电气工程、电子信息、通信工程、智能制造、车辆工程、机器人工程7个教研室,构建了覆盖多学科的狗万app体系。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227人,高职称、高学历人才占比较高:其中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96人,占比42%;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175人,占比77%,为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利保障。同时,双师双能型教师86人,占比38%,有效增强了实践教学能力。此外,配备专职实验员14人、专职辅导员22人,形成“教学+实践+思政”三位一体的师资保障体系,充分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多元需求。

学院重视学生应用实践能力培养,不断推进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构建起“校内+校外”双轮驱动的实践平台体系。校内建有三大实验实训中心,专业实验实训室92个,设备总值逾7000万元,实验实训场所面积超18000平方米,为实践教学、技能训练提供充足空间与先进设备支撑。目前,学院拥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践教学基地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2个及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校外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共建专业对口实习实训基地30余个,打造系统、真实的岗位实践场景,全方位优化实践教学环境,助力学生提升职业能力。

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深化产教融合,积极推行订单培养等创新模式,拓宽学生实践渠道,强化应用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教学环节全面实施理实一体化模式,突出专业技能训练,严格保障学生在校期间“实习实训不断线”,并积极搭建学科竞赛与创新创业项目平台,促进学生应用能力与创新水平同步提升。近年来,学生参赛层次不断提高、获奖数量持续增长,充分体现了扎实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

学院将学生就业工作置于核心位置,构建了“4633”全方位就业育人体系,该体系围绕“认知、学理、适应、践行”四个阶段,依托“知识讲授、特色培养、校企合作、重点帮扶、典型树立、反馈健全”六类方法,扎实推进“夯基工程、提质工程、拔尖工程”三大工程,最终实现“就业稳定、质量提升、可持续发展”三大目标。体系运行以来,学生职业素养与就业竞争力持续增强。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及用人单位平均满意度均稳定在90%以上,获得学生、家长及社会广泛认可,并于2025年荣获河南省学生工作成果奖,充分彰显就业育人工作实效。 

经过近20年的建设与积累,学院育人成效显著,品牌优势突出。现拥有众多省级优质教学资源与荣誉,包括河南省重点学科、河南省品牌专业、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河南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河南省一流本科课程、河南省研究性教学示范课程、河南省专创融合特色课程、河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河南省级虚拟仿真实验室、河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河南省现代产业学院、河南省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品牌、河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等教学与育人品牌18项。“电子信息”学科获批硕士学位点建设,学科专业水平再上新台阶。

面向未来,机械与电气信息学院将继续强化学科优势,突出办学特色,提升综合实力,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杨香港  审核/孙路路  编审/陈帅鹏  签审/蒋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