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各单位:
为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强化课堂教学主渠道的育人功能,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推动教师承担起“课程思政”主体责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决定举办2020年度教师教学技能暨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发挥教学大赛的导向作用,以赛促教,以赛促创,切实提高狗万滚球人才培养质量。
一、组织机构
成立“狗万滚球,狗万app2020年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暨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组织委员会”(简称“组委会”),研究决定大赛活动中的重大事宜和组织工作。学校聘请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委员担任评委。
狗万滚球,狗万app2020年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暨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组织委员会组成如下:
组委会主任:程印学
副主任:单伟龙
委 员:马 勇 王继臣 王增文 史本林 刘 瑾 刘俊杰 李克玉 朱晓春 阮家港 张玉中 吴 慧 陈 静 庞进生 赵利民 侯江涛 殷振国 龚丽娅 梁建委 潘一展 魏 慧
(按姓氏笔画排列)
“组委会”下设办公室,由潘一展兼任办公室主任,梁建委兼任办公室副主任。
二、比赛分组
比赛分为两组。
第一组:计算机工程学院、机械与电气信息学院、风景园林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体育学院、传媒学院、艺术学院
(二)第二组:外国语学院、人文学院、商学院、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创业学院
三、比赛阶段
本次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暨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学院初赛。二级学院制定参赛方案、组织初赛,选拔参加学校复赛的教师。
第二阶段:校级复赛。评委随堂听课,遴选参加决赛教师。
第三阶段:校级决赛。决赛将采取教学设计评比、说课和讲授展示的方式进行。
进入决赛的教师,需在比赛前提供2个不同单元的教学设计方案,评委从中抽取一个教学单元,参赛教师按照抽取的教学单元进行说课和讲授,时间与说课时间连续计算。
四、比赛形式
比赛采取随堂听课、教学设计、现场说课和讲授的形式进行。
(一)随堂听课:在初赛和复赛中进行。将由3位以上的评委在日常教学时随堂考察参赛教师1课时以上的教学情况,遴选参加决赛教师。
(二)教学设计:在校级决赛中进行,参赛教师需提供2套授课时长50分钟的完整教学设计方案,占总分值的20%。
(三)现场说课:在校级决赛中进行,参赛教师口头表述所选章节的教学设计及教学过程,介绍设计思路,理论依据及创新之处,时长5分钟,占总分值的10%。
(四)现场讲授:在校级决赛中进行,从提交的2套教学设计中抽取一个单元现场讲授,时间20分钟,占总分值的70%。
五、参赛条件
(一)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师德师风良好,热爱学生,为人师表,近一年来未发生过教学事故。
(二)年龄在45周岁以下(1975年1月1日以后出生)取得主讲教师资格的专职教师均可参加。
(三)参赛教师应担任本学期课堂教学工作,积极完成各项教学任务,认真进行教学研究,教学效果优良。
(四)上一届参加学校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获得一、二等奖的教师不再参加本届教师教学技能大赛。
六、名额分配
二级学院推荐参加学校比赛的教师名额分配详见下表。
分组 | 二级学院 | 复赛 参赛人数 |
第一组 | 商学院 | 6 |
人文学院 | 7 | |
管理学院 | 3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2 | |
外国语学院 | 5 | |
创新创业学院 | 1 | |
合计 | 24 | |
第二组 | 计算机工程学院 | 5 |
机械与电气信息学院 | 4 | |
风景园林学院 | 2 | |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 2 | |
传媒学院 | 4 | |
艺术学院 | 7 | |
体育学院 | 3 | |
合计 | 27 | |
| 总计 | 51 |
七、时间安排
(一)报名时间
1.截止日期:2020年10月30日(周五)下午17:30。
2.上报材料:二级学院上报“教师参赛报名汇总表”(见附件1)初赛方案及初赛总结的纸字版和电子版。进入第三阶段决赛的参赛教师将教学设计方案电子版(PDF格式)于11月30日前报送至指定邮箱。
地点:F407室
联系人:梁建委 联系电话:15137076767
(二)大赛时间
第一阶段:二级学院初赛选拔阶段。9月28日—10月
30日(第4周—第7周)。
第二阶段:校级复赛评审阶段。11月2日—11月
27日(第8周—第11周)。
第三阶段:学校决赛阶段。11月30日—12月11日(第12周—第13周)。现场说课和授课展示的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八、评价与奖励
(一)大赛评价
1.初赛选拔阶段,由二级学院制定方案和评价标准。
2.校级复赛阶段:成绩总分100分,评分标准见(附件2);该成绩作为选拔参加校级决赛教师的参考依据,其成绩不带入校级决赛阶段。
3.校级决赛阶段:总分100分,其中教学设计方案占20%共计20分,评分标准见(附件3);说课和授课展示占总成绩的80%共计80分,评分标准见(附件2)。
(二)奖项及奖励
1.奖项设置。本次比赛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和优秀组织奖。
2.表彰奖励。学校对大赛获奖教师进行表彰,并颁发获奖证书和奖金。
3.其他政策。获得一、二等奖的教师将优先推荐参加省级以上各类教学大赛。
九、几点要求
(一)参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创新的实践基础,优先推荐校级以上各类优秀课程建设的主讲教师。
(二)为进一步发挥课程育人功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赛将对参赛教师“课程思政”实施的理念、举措及效果等情况予以特别关注。
(三)各学院要切实做好宣传动员和组织工作,按通知要求为教师参赛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并对参赛内容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性进行把关。
(四)参赛人员若采用多媒体请自带演示课件或移动存储设备并做好备份,有特殊教学环境要求的教师,请于现场集中授课评审前一周报告“组委会”办公室。
(五)使用的教学设计文本和多媒体课件必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严禁抄袭。授课展示时请自行组织学生,学生人数控制在10-20名。
十、未尽事宜,由组委会负责解释。
2020年9月18日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