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工工作
新时期女教师健康问题与对策初探
发布日期:2017-03-10

         俗语说:女人是半边天。要想撑起这半边天,就需要身心健康的女性。但据联合国统计,占全世界1/2人口的妇女,她们付出了全人类工作时数的2/3,但所得的报酬却只有1/10,她们所拥有的财产只有1%,职业女性中高薪阶层只占3%至4%。在知识女性的职业生涯中,有许多无形的障碍:因为是女性,应聘时可能败于一个素质、能力比你差的男性;因为是女性,你的工作能力可能屡受怀疑。女性常常顶着压力加倍努力,付出比男性更多。对于知识女性,职业与事业的压力是挑战也是一种社会病。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的素质教育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名优秀教师除需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教育教学技巧,更要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因为教育者的身心健康状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只有身心健康的教师才能透过教育历程影响学生,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好学生。

        根据日前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课题组对国内中小学教师心理所作的大型调查,51.23%的教师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心理问题。有关研究还表明在同等情况下,中学教师队伍中人数较多的女教师其工作压力比男教师更大,很多女教师因此出现心理问题,产生心理障碍,甚至患上心理疾病。2001年7月31日,陕西一名25岁的女教师,就是因为工作压力过大,导致严重的心理疾病,从而服毒自杀。而在本校,据调查,96位女教职工队伍中,30%的女教师身体健康状况较差,47%的女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种种迹象表明,女教师的身体与心理疾病已远远高出社会一般人群,身心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下面是对本校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教师身心状况的调查结论:

        ㈠对年轻教师身心健康的忧虑。

       若要说到年轻女教师的身心状况,本校有一个典型例子。汪教师工作才一年多,一直担任学校电子科《电工基础》和《焊接》这两门学科的教学工作。可上班不久就因为种种原因感冒了,此后不久每隔一两个月都会莫名其妙地感冒发烧,嗓子说不出话来。每次假如不挂上几天的吊瓶,就不会痊愈。为了不影响学生的正常上课,每次有病还是得带病坚持上课。像汪老师一样初出茅庐的女教师,面对着新的工作环境,新的工作压力,导致身体素质下降的不在少数。而且还有一些参加工作年限才短短几年的年轻女教师,不仅是身体上健康出了问题,心理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有的还会产生职业倦怠,感觉到工作没有了热情。

       ㈡中年女教师面对工作和家庭的压力,只能默默地忍受。

       工作10年左右的女教师到了这个时候,都要结婚生子,有家庭的女教师,面对繁忙的工作和家庭的巨大压力只能默默承受。这不仅给工作还给家庭带来了很大影响。白天在学校里忙着备课、看作业、批改试卷、上课、考试等等。有时候作业批改不完还要带回家去批改。回到家后自己的孩子、老人还要照顾,往往是等自己的孩子睡着后再继续自己的工作,忙到夜里12点钟这是经常的事情,第二天早上照样6点不到就起床,严重的睡眠不足,导致精神恍惚,身体素质急剧下降。记得一次聊天的过程中,有些青年女教师说要去健身,而在一边的郑老师却说:“我们想去都没时间,每天围着孩子、老人和丈夫转。家里有一大摊的事情等着自己来处理。晚上好不容易想好好休息,孩子却又哭个不停。”看着她满是色斑而泛黄的脸,不禁感叹要做好职业女性真的很难。

        ㈢老教师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心理压力大,身体状况日益下降。

       等孩子长大了,自己也步入了老教师的行列。面对新的教育形式及课程改革,老教师感到身体状况日趋下降,工作力不从心,无处下手。很多女教师工作了近30年,面对新的教育形势,她们要和年轻教师一样拿起课本自学本科学历,面对计算机学起了课件制作……为了保持身心的健康,她们不得不经常锻炼身体。

二、问题的主要表现

        ㈠主观能动性差

        有些女教师把教师职业只是作为一种谋生手段,在工作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对工作不热情,缺乏职业自豪感,遇到一点挫折,就容易感到心理不平衡,理所当然地当着学生面发牢骚;自我成就感差,常处于自卑、自责状态,对前途悲观失望,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工作效率低;对学生缺乏应有的爱心,不愿与学生交流思想、做朋友,实行的往往是“滞后教”,等问题出现了再去亡羊补牢;职业道德意识薄弱。

        ㈡不良情绪、情感

        人是情绪化的产物,这一点在部分女教师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由于女性自身的心理特点,易敏感、好冲动,对自己的情绪缺乏必要的调控能力,容易把个人情绪带进学校,遇到不顺心的事,便将不良情绪转嫁到学生身上,冲学生发火,惩罚学生,甚至出现不文明的语言和行为;同时,情绪的感染作用也会使学生出现一些不良行为和心理问题,降低教育效果;对待学生有明显的情感偏差,从主观上把学生分成不同等级,厚此薄彼,鄙视、漠视后进生,偏袒、宠爱优生与特生。

        ㈢人格缺陷与人际关系失调

        人际关系是一个人心理素质的集中体现,也是影响女教师工作成绩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有的女教师存在自私、妒忌、固执、多疑、懦弱、消沉等不良个性,在交往中容易与他人发生矛盾、冲突。对同事不能和睦相处,协作共事;对学生不能关心爱护,尊重理解;对家长一味指责,随意训斥,认为他们没有配合学校管教好孩子。

       另外,女教师中患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和更年期综合症的人数也较多,这些症状的存在,会对她们的心理与行为产生不良影响。

三、问题的产生原因

        ㈠事业带来的压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竞争。一方面教师劳动的对象是一群未成年的孩子,有着不同经历,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秉赋、能力,不同气质、性格,不同意志、情感,又正处在成长、发展的阶段,有一定的逆反心理。这使得教师的劳动具有很大的复杂性,要求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比一般劳动的创造性更具有灵活性。再加上现实社会中多数学校仍按“升学率”“优生率”来考核教师,决定评优晋级和奖金发放;名目繁多的检查、考评、验收也使教师穷于应付,疲于奔命。非毕业班校领导也以各班半期、期末考试成绩为依据给教师打分,也造成了教师之间相互嫉妒、攀比,使人际关系紧张。另一方面随着用人制度改革,职称评定、教师聘任制等措施的实行,教师在工作之余,还要不断学习、不断进修,否则就面临落聘、下岗的压力。要求生存、谋发展,教师就必须力求工作出色,女教师同样不能落伍。

        ㈡工作时空范围大,双重角色的冲突

        和其它工作不同,教师的劳动没有具有明确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职业特点决定教师的工作时间的连续性和空间的广延性都很大。作为女性,女教师往往还有繁重的家务,要担任好家庭角色,比男教师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全方位的社会要求使女教师无形中承受了更大的压力。一方面,因为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不仅仅限于学校,教师必须广泛深入到学生的活动范围中去,采取各种形式,比如组织校外活动、家访等,充分把握自己的教育对象,协调各种影响,使学校教育始终能够发挥主导作用。既然学生接受外界影响没有时空的界限,教师的劳动自然也无时空界限可言。另一方面,在每一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教师的劳动不能机械地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而随意中断。班上、班下、校内、校外,都可以成为教师劳动的时间和空间。再一方面,在家庭里,女教师往往还要担当好妻子、母亲、女儿、媳妇等角色,有繁重的家务,多方的期待,家庭与工作的角色交互混杂对女教师角色调适的能力就有更高的要求。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及时、适时地转换角色,进行符合角色期待的角色行为。处理不当也容易使女教师有倦怠、心理不平衡、焦虑不安等情绪。据调查,有41.3%的教师每天工作8~10小时,17.8%的教师每天工作10~12小时,还有8.4%的教师每天工作甚至达到12小时以上。

        ㈢社会对教师的期望高

        压力大是教师身心健康最大的威胁。长期以来,“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角色定位使教师被赋予了太多的使命和责任,人们对教师有着很高的期望:他们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活动的管理者,对学生有着教育管理的责任;他们是学生父母的代理人,在一定时间要负责照顾学生;他们是学生的朋友,是学生的心理治疗者,需要与学生平等地交流思想和感情;他们又是人际关系的交往家,需要与其他教师、学生家长、学校领导打交道。教师需要处理好多种关系,加重了心理负担。

        在思想修养上,人们常要求教师以榜样姿态和标准化、规范化的形象出现在学生和家长面前。古人云:“德高者可以为师。”正是这种期望使教师往往以清高自居,过分注重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高大形象,刻意限制自己并关心各种细节;在学生面前要保持平静、耐心、积极、乐观的心态,不能随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有些话其他行业的人可以说,但作为教师就不该讲。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难免会遇到诸如学生调皮捣蛋、恶作剧、恩将仇报、逆反对抗、违纪犯规等不如意的事情。遇到这些,教师还必须胸怀博大、沉着冷静,以约束控制自己的情绪。其实,教师也是人而不是神,也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也有对工作安排甚至职业规范想不通的时候。这样必然产生矛盾和紧张,使情绪压抑。如果不良情绪长期得不到释放,日积月累,恶劣情绪最终会以“零存整取”的形式突破心理承受的极限而爆发。

       在文化修养上,教师需要有渊博的知识,以做到“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有一桶水”。而在如今的信息时代,学生获取各种信息的渠道日益增多,教师要时刻维持知识权威的地位,就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新的课程标准相继出台,教材更新力度大、速度快,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断涌现,新的教学理念在挑战传统观念,面对现代社会对教育目标、策略、技术等提出的愈来愈高的要求,教师也必须付出数倍于以往的精力。同时,我国的教育改革尚在转型期,由于许多历史遗留下来的教育、教学弊端一时没有改变,使素质教育没能在真正意思上推展,面对复杂的转型期教育环境,教师往往又有许多矛盾与困惑。在这种种紧迫的形势下,要紧跟时代发展,教师必须付出数倍于以往的精力才能跟进,许多教师往往会有力不从心的焦虑感。女教师相对男教师承受能力较差,产生巨大的精神压力,导致身心健康水平下降。

        ㈣教师的健康意识比较淡薄

        据调查近80%的教师生病后往往是硬撑着上班,83%的教师很少参加体育锻炼,近50%的教师没有健康的生活方式,有近40%的教师表示睡眠时间无法保证。由此可知,我们女教师的身心状况不佳,身体亚健康状态都是有其原因的。

        ㈤要面对社会对现代女性的要求

       女教师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现代职业女性,社会要求她们既要有职业妇女的敬业干练,又要有传统妇女的贤淑美德,同时要具有“自立”、“自强”、“刚毅”、“温柔”、“体贴”、“富有情感”等多元化的现代人特质。一方面她们与男教师同样承担着事业上的压力,要面对学历的竞争,职称与职位的竞争,成为学校具有敬业、进取和开拓精神的称职教师;另一方面她们要承担传统女性生育培养孩子、操持家务、照顾丈夫、照顾家庭的责任,成为温柔、贤惠的妻子和母亲。同时作为知识女性,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自尊心使许多女教师有较强事业心和比较高的自我期望值,渴望用出色的工作和优异的成绩展现自身的价值,赢得社会尊重,因此“不用扬鞭自奋蹄”成为她们的显著特点。这些都使女教师经受着生理上从未有过的痛苦与磨炼,以及心理上从未有过的困惑与迷惘。

        ㈥要面对女性特有的心理和生理的挑战

        虽然我们一直强调男女平等,但男女生理和心理上存在的性别差异却客观存在,并使女教师面对更多的挑战。女性特有的敏感、细腻心理使女教师身处逆境缺少自我安慰解脱,遇事更容易钻“牛角尖”。而生理上的差别使女教师,特别是中老年女教师更容易产生疲倦感。

四、维护女教师身心健康的对策

        ㈠身体健康方面

        教师被人们誉为“辛勤的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在繁重而辛劳的教学中,能保持身体健康者却为数不多,抱病工作似乎已成了教师的一种象征。在教育系统中,“亚健康”正在迅速蔓延,高校教师重度亚健康发生率高达34.16%,相比起一般人的重度亚健康发生率10%,教师的亚健康状况显然令人触目惊心。新学期伊始,老师们又投入紧张忙碌的教书育人工作中,周而复始地上课、批改作业、写教案、值班,他们往往忽略了自我身心保健,因此产生了“教师职业病”。讲课说得多,容易得慢性咽炎;上课要站着,腰、腿受累;坐着备课,又容易引发颈椎疾病。辛勤的园丁们在繁重而辛劳的教学中,身体健康备受四大疾病困扰,急需关注。

       1、讲出来的病:慢性咽喉炎

       对策:教师应注意科学用嗓,课间最好闭口休息,用温水润润嗓子。平时少高声说话,多摄取一些清肺养阴、化痰散结的食物,可常饮绿茶、菊花茶,食用蛋类、萝卜、丝瓜、梨等,少食辣椒等刺激性较强的食物以及巧克力等糖分过高的食物。长期多量的吸入粉笔写字产生的粉尘是导致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一个致病因素,定期体检也是很有必要的,如胸片检查等。

        2、站出来的病:腿部浮肿、静脉曲张

       对策:讲课时,教师应将身体重心交替由一只脚移到另一只脚上,始终保持一只脚处在休息状态,并可慢步走动;要充分利用课间休息时间活动活动双腿,促进血液循环。晚上睡觉前用热水泡脚,既能疏通下肢血管,解除疲劳,又能让人安然入睡。

        3、坐出来的病:颈、腰椎疾病

       对策:仰头在黑板上写字,平时伏案工作一段时间就要起身到户外活动一下筋骨,做腰部和颈部的运动,呼吸新鲜空气,做几个下蹲起立的动作,用手掌由轻到重拍打臀部若干次,以使血脉畅通。此外,还应常吃水果,多饮水,少食辛辣热燥的食物。

        4、压出来的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

        对策:晋升的压力、竞争上岗的压力等等让我们的老师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压力,使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也不少见。有研究表明,长期从事紧张的职业可导致机体植物神经紊乱,是高血压病发病的原因之一。建议老师们平时要多注意劳逸结合,饮食要低盐,定时监测血压变化。

        ㈡心理健康方面

        随着心理卫生课程走入校园、请进课堂,我们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越来越重视,我们教师自然也就成了学生的“心理咨询师”。殊不知,教师的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一种用生命感动生命,用心灵去浇灌心灵的职业,正如雅斯贝尔斯告诉我们的“教育意味着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因此,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尤其是女教师,她们具有特殊生理特征,心理承受力又差,因此,更需要关注女教师的心理健康。那么,如何培养女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和能力?笔者认为应该从社会、学校管理和教师个体三方面着手。

        1、教师个体自我心理调节

        作为教师个体,必须适应教师职业紧张而繁忙的特点,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做到:爱岗敬业、拓宽心胸、淡泊名利、学会放松。

       爱岗敬业。一个厌烦教师工作的人,在天天面对教育工作的同时,怎么可能会有一种好的心态呢?如果能冷静地对待自我、悦纳自我,就会“天天有个好心情”。也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把自己的工作当做乐事而不是负担的教师,才能够保持健康的心理。俗话说,既来之则安之。既然走上教师之路,就应该在工作中努力释放自己的光和热,敬业爱岗,爱学生,自然会有成就感,会精神充实,心理一定会健康。

       拓宽心胸。教师在工作中正确地看待竞争,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强手、对手,就会心地开阔。如果对任何事都斤斤计较,一味地算计他人、嫉妒他人,心理就会扭曲变态。宽容地对待学生的错误与不足,就会心平气和而少躁郁、少怨怒,就有利于教师心理健康。对女教师来说,由于工作和生活的环境所致,她们往往带有不成熟、嫉妒、自卑、多愁善感、斤斤计较、心胸狭小等不良个性品质,这种不良个性品质不加以改正,势必影响自己成绩的进取、人际关系的和谐,最大的弊端是会影响到学生的人格健全发展。因此,女教师在工作中要培养自己豁达开朗、“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大度胸怀,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在工作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思想情感,浓厚的求知欲望,高尚的审美情趣,乐观进取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良好的气质,较强的自信心等等一些好的个性品质,使自己的气质和教师角色相适应,从而防止心理压力过大,减少心理偏差。

        淡泊名利。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着教师就要有淡泊名利、超然世俗的情怀。教师职业的社会功效是潜在的,并不像某些职业的功效立竿见影,光辉耀眼。教师职业与所谓的“风光”职业相差较远,收入相对偏低,荣誉也相对较少。教师如果心平气和地看待自己的职业、自己的工作,心态就会坦然;否则,心态就会失衡,就不利于心理健康。对工作中的名利荣誉,趋之若骛,得到欢喜,得不到失落,这样的教师心态常常在不平衡中波荡。因此女教师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拥有一颗平常心,能甘于清贫,淡泊名利,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学会放松。会休息才会工作。当自己的工作压力过大时,不妨到户外运动一下——爬爬山、跑跑步、打打球,或者跟朋友唱唱歌、跳跳舞、喝喝茶等,能够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有效的放松,更利于精神抖擞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可能的话,学会一种技艺最好,它会使你进入一种新的境界,产生新的追求,在爱好中寻找乐趣,以驱散不健康的情绪,令生活更有意义。同时,也应增强自控能力,合理释放情绪,在适当的情况下多找好朋友谈谈心减轻精神压力和积郁的愤懑情绪,心情抑郁不想做事时,请选择放下,想休息就休息,想娱乐就娱乐,美国斯坦福大学都要求学生不追求十全十美,何况我们女教师呢!

        2、学校管理制度的科学化、人文化

       学校主管部门要多深入教师,调查研究,使所出台的制度、政策、措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为广大教师所能接受,既要做好上级的“参谋”,又要当好教师的“靠山”,使教师心有所依。学校环境是教师最经常、最重要、最直接的工作与生活场所,教师的教育活动主要是在学校中进行的,学校环境不佳最容易引起教师行为受挫。据调查,教师的心理困惑集中在:“当今学生难教”、“工作压力过重”、“学校管理不当”等方面。作为学校领导,要深入了解教师的实际需要,针对教师的不同需要,要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提高教师的心理满意度,使他们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学校领导要不断提高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使教师保持心理平衡,其中包括教师觉悟的提高,帮助教师确立合适的个人目标,同时在教师成功、失败时引导正确归因;学校领导还要致力于优化校园人际关系,营造一种融洽、和谐的工作环境。

        另外,由于自身的职业和心理特点,有些女教师在谈及心理健康问题时关心的对象往往只是学生,而忽视了自身的心理问题,因此学校领导应像关心女教师身体健康那样关心她们的心理健康。以预防为主,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水平测试,建立心理档案及组织相关心理卫生保健活动,做好她们心理健康监督和调节工作。对于一些难以解决的心理问题,要及时请有关专家进行咨询、诊断和治疗。

         3、社会的理解与支持

       女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是个人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她们作为社会人,其影响比一般人更加广泛和深刻,同时她们也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因此营建一个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对于缓解女教师心理压力,解决心理问题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紧迫的。教师从古代的“传道、授业、解惑”,到今天培养新世纪的接班人,都被人们寄予厚望。认为她们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将她们视为知识与道德的化身,要求她们具备作为一个角色人所需的各种能力,却忽视了作为平常人所共有的七情六欲和喜怒哀乐。很多女教师因为来自事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而难以调节平衡,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这就更需社会各方面的理解与支持。

        另外,适当提高她们的待遇,给予她们应有的期望和尊重,对其所面临的困难,及时有效地帮助解决,也有助于促进女教师的心理健康。让她们以高尚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培养出心理健康的下一代,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力。

        教师是树,身心健康是阳光。愿每位女教师都有阳光灿烂的心态,让教育之花更鲜艳!让教育之果更丰硕!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