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陈帅鹏,出生年月:1993年09月,性别:男,民族:汉族,籍贯:河南鲁山,学历:大学本科,职称: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高校学生干部在基层学生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学校和班级的日常管理起到了关键作用。然而,大一新生入学后,由于多种不适应状态和对他们全面了解的不足,对新生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往往缺乏系统性。这种情况削弱了学生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还可能对辅导员的日常管理工作带来挑战。因此,本文旨在探讨高校学生干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效能。
引 言
在高校学生工作过程中,学生干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领军者,还是学校各项学生管理措施的执行者,对于促进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学生干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协助教师,成为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确保双方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协调。通过他们的努力,学校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意见,从而制定更加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计划和活动。同时,学生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教学要求,从而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其角色之重要不容忽视。因此,对学生干部的整体素质进行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而遴选、培养和激励学生骨干也是辅导员工作中的关键环节。
一、高校学生干部存在的问题
1.选拔方式不科学
在目前的高校学生干部选拔机制中,主要采用的是民主投票和老师任命相结合的方式。然而,在实际选拔过程中,往往存在投票依据熟悉度而非能力、恶意拉票等现象,导致一些不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学生被选拔为学生干部。这些学生干部在工作中可能出现自私自利、独断专行、作风不正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干部队伍的形象和工作效率。
2.缺乏合理分配能力
部分学生干部过分强调社会工作能力的重要性,忽视了专业学习,导致学业成绩不佳。同时,一些学生干部因为工作繁忙而耽误了学习,出现了挂科等现象。这些问题制约了学生干部的全面发展,也给其他学生带来了负面影响。
3.培养制度不完善
目前,很多高校在学生干部的选拔、培训和考核方面并未形成完善的机制,这使得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训过程缺乏明确的指导和统一的标准。由于缺乏标准化的制度和程序,选拔和培训过程中存在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这对学生干部竞选的积极性构成了打击。尽管有些高校制定了相关的选拔和培训标准,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往往偏离了这些制度,过度关注能力和素质,而忽视了思想素质的重要性,这导致学生干部在才德之间出现失衡。同时,由于缺乏科学的培训体系和理论指导,学生干部在后期工作中往往无法充分发挥其能力,这对于实际工作的有效开展构成了阻碍。
4.激励缺乏实时性
学生干部的激励主要集中在学期末或年度的荣誉评选上,却缺乏对他们长远能力培养和持续支持的机制。这种情况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干部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和热情逐渐降低,进而影响整个学生干部团队的稳定性和工作效率。
二、高校辅导员选拔、培养学生干部能力的对策
(一)建立科学的选拔机制
为了确保选拔出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学生干部,高校应该建立科学的选拔机制。这包括制定明确的选拔标准、采用多种选拔方式、加强对学生干部候选人的考查等。通过建立科学的选拔机制,可以确保选拔出具备高度责任心、良好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的学生干部。这些优秀的学生干部将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为班级和学校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因此,建立科学的选拔机制是确保选拔出优秀学生干部的关键。一旦选拔出有潜力的学生干部,辅导员就需要进行系统的培养。这包括提供必要的培训,如领导力培训、团队协作培训、沟通技巧培训等,帮助他们迅速适应新的角色。此外,还要为他们设定明确的目标和期望,定期给予反馈和指导。具体而言:
1.明确选拔标准:选拔标准应该包括学生的综合素质、领导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品德表现等因素。
2.采用多种选拔方式:可以通过面试、笔试、心理测试等多种方式进行选拔。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或小组任务等形式的选拔活动,观察学生的组织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对学生干部候选人的考查:在选拔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干部候选人的考查。可以通过与学生干部候选人进行面谈、了解其思想状况和对学校工作的态度等方式进行考查。同时,还可以对其过去的工作经历和成绩进行了解和核实。
(二)丰富培训形式和内容
为了提高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素养,高校辅导员应该丰富培训形式和内容。首先,要引导学生干部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和管理理念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其次要教育学生干部学会冷静思考和分析问题从大局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要定期组织培训活动针对班级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意见锻炼学生干部的管理能力。在培训形式上可以采取集中培训、分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干部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通过提高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素养可以确保他们在工作中能够发挥出更高的能力水平。具体而言:
1.定期举办培训班:可以定期举办学生干部培训班邀请专业人士为学生干部讲解管理知识、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内容。
2.开展实践活动:可以组织学生干部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建立交流平台:可以建立学生干部交流平台定期组织学生干部进行交流分享工作经验和学习心得促进彼此之间的成长和进步。
(三)建立完善的考评奖励激励制度
为了激发学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高校辅导员应该建立完善的考评奖励激励制度。首先制定明确的考核标准包括学习成绩、工作表现、班风等方面。其次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包括个人自评、同学测评和辅导员评价。最后根据考核结果设置合理的激励奖惩制度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干部应该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如颁发证书、奖品等在公开场合进行表扬并将考核结果与学生的入党、评奖评优、毕业推荐等方面挂钩进一步激励学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具体而言:
1.制定考核标准: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考核标准确保考核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同时要注重对学生干部的品德表现和思想状况的考核避免出现只注重工作能力而忽视思想素质的现象。
2.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可以采用定期考核与不定期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干部进行全面的考核。同时还可以引入同学互评和自我评价等方式让学生干部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提高。这样可以更加客观、全面地了解学生干部的工作表现和综合素质,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促进他们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干部在班级管理、组织活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提高班级整体水平和凝聚力。
3.设置合理的奖惩制度:要根据考核结果设置合理的奖惩制度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干部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以资鼓励;对于表现不佳的学生干部要进行批评教育并帮助其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以期取得更好的成绩。
(四)构建监督考核机制并进行教育引导
为了全方位培养学生干部,高校辅导员应该构建监督考核机制并进行教育引导。首先,必须构建一个系统且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涵盖对学生干部的政治素养、学业表现、工作能力以及主观态度等多个方面的全面评估。其次,需要运用科学且严谨的监督考核方式,对诸如履职不力、频繁工作失误、态度不端正以及缺乏服务意识等问题进行及时的教育和引导,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并优化整个学生干部队伍的质量。在实际操作中,可以设立一个专门负责学生干部监督考核的机构或部门,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优化监督考核制度,以确保学生干部队伍的稳定性和工作效率的持续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素霞;“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学生干部培养路径研究;《科教导刊》;2023-04-30.
[2]何佳圣;浅析高校如何加强选拔和培养学生干部;《考试周刊》;2010-08-02.
[3]徐云;高职院学生干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考试周刊》;2013-05-30.
[4]杜雅洁,王震;关于高校辅导员如何培养学生干部的思考;《新西部(下旬刊)》;2019-03-25.
[5]赵岳(导师:李福华);青岛大学,硕士(专业:教育经济与管理);我国高校学生干部能力素质评价与培养研究;2012.
[6]夏宝龙;在全省工商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浙江工商》;2009-01-01.
[7]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BR>加强和改进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在线;http://news.cyol.com(网址:http://news.cyol.com/content/2017-06/06/content_16154137.htm);2017-12-31.
[8]李平敏;辅助器材在篮球训练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文体用品与科技》;2023-04-15.
[9]张梅亭(导师:尚致远);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专业:教育管理);中小学家校合育问题及对策——以潍坊市中小学为例;2014.
[10]彭晓晓;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管理现状分析;《青春岁月》;2017-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