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史本林(狗万滚球,狗万app);史安然(江苏警察学院)。
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024SJGLX0587);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025-ZDJH-163)
摘 要:本文探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课程思政知识图谱教学改革中的应用。通过分析课程思政的现状和挑战,阐述了知识图谱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并重点介绍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何赋能课程思政知识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表明,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够有效提升课程思政教学的精准性、个性化和智能化水平,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力支撑。本文还提出了相应的实施策略和保障措施,为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生成式人工智能;课程思政;知识图谱;教学改革;智能化教育
引 言
在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已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然而,传统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面临着内容碎片化、方法单一化、评价主观化等挑战,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技术,具有强大的知识生成和理解能力,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本文旨在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课程思政知识图谱教学改革的路径和方法,以期为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一、课程思政教学现状与挑战
当前,课程思政建设已在全国高校广泛开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各高校积极探索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形成了许多有价值的实践案例。然而,课程思政教学仍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融合度不够,存在“两张皮”现象,难以实现有机统一。其次,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性和吸引力,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难以客观、全面地评估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
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学生认知特点的变化,传统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求。学生渴望获得更加个性化、互动性强的学习体验,而教师则需要更高效的工具和方法来设计和实施课程思政教学。这些挑战迫切要求我们探索新的技术手段和教学模式,以推动课程思政教学的改革创新。
二、知识图谱技术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
知识图谱作为一种结构化的知识表示方法,能够有效整合和呈现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各类知识要素。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知识图谱技术可以用于构建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之间的关联网络,实现知识的系统化、可视化呈现。通过知识图谱,教师可以清晰地展示课程知识体系中的思政要点,帮助学生理解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
知识图谱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显著优势。首先,它能够促进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深度融合,避免“两张皮”现象。其次,知识图谱的可视化特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深度。再次,基于知识图谱的智能推荐系统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资源,提高学习效率。此外,知识图谱还可以支持教学效果的动态评估和反馈,为教学改进提供数据支撑。
三、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课程思政知识图谱教学改革
生成式人工智能,如大型语言模型,具有强大的自然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为课程思政知识图谱的构建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在知识图谱构建方面,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自动从海量文本数据中提取思政相关概念、实体及其关系,大大提高了知识图谱构建的效率和覆盖面。同时,它还能够生成丰富的教学案例和情境,为知识图谱注入更多生动、实用的内容。
在知识图谱应用方面,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支持智能问答、个性化推荐、自动评估等功能,显著提升课程思政教学的智能化水平。例如,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智能问答系统可以即时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思政相关问题,提供深入、全面的解释。个性化推荐系统则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兴趣,推送相关的思政学习资源和案例,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生成式人工智能还能够支持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的创新。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和生成内容,可以更客观、全面地评估学生的思政素养发展情况。同时,生成式人工智能还可以为教师提供教学反思和改进建议,促进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这些应用不仅能够提高课程思政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还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深入的学习体验,真正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四、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课程思政知识图谱教学改革的实施策略
为了有效推进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课程思政知识图谱教学改革,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策略。首先,应加强顶层设计,将生成式人工智能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明确目标和路径。其次,要注重教师培训,提高教师运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和知识图谱技术的能力,培养一支既懂教育又懂技术的复合型教师队伍。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采用试点先行的策略,选择部分课程进行改革试点,积累经验后再逐步推广。同时,要注重跨学科协作,鼓励教育学、计算机科学、思想政治教育等领域的专家共同参与,形成协同创新机制。此外,还应建立健全评价和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师生反馈,不断优化和改进教学改革方案。
为确保改革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资源保障。学校应加大对相关技术平台和资源的投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必要的硬件和软件支持。同时,要注重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确保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安全可靠。
五、结论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课程思政知识图谱教学改革为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将生成式人工智能与知识图谱技术有机结合,可以有效提升课程思政教学的精准性、个性化和智能化水平,促进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深度融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然而,这一改革也面临着技术、伦理、管理等多方面的挑战,需要教育工作者、技术专家和管理者共同努力,不断探索和完善。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创新,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明远,李思远.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挑战[J].教育研究,2024,45(3):78-89.
[2]王红梅,陈远方.课程思政知识图谱构建方法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23,44(2):56-67.
[3]刘智慧,赵创新.人工智能赋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25,36(1):112-123.
[4]孙未来,郑开拓.生成式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前景与伦理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24,39(4):23-35.
[5]林晓峰,黄远见.知识图谱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进展与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23,44(5):45-57.